当债券收益持续下行、7月"存款搬家"理财搬家"浪潮助推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2025年的资本市场,固收+产品已然从"备选"跃升为稳健投资者的"必选项"。数据给出硬核支撑:近3年30只二级债基、12只一级债基收益突破20%,30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同期收益超20%,更有产品创下45.09%的亮眼成绩。在这场资产增值浪潮中,如何抓准"固收"的稳健底盘,踩对"+"的收益引擎?答案可转债+高景气赛道的核心逻辑就藏在顶级基金经理中报的最新布局里。
一、 资产配置核心逻辑:股债动态平衡,"+"方向锁定三大高潜力赛道
当前经济弱修复叠加外部不确定性,固收+的配置关键在于"稳底盘、强弹性"。财通资管固收多策略基金经理石玉山认为,低利率环境下,固收加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资产多策略配置的更多选择。基金组合可以通过"股债动态平衡+权益多元配置"策略来追求收益增厚,在配置上可通过承担一定回撤风险来增加含权敞口,或通过分散投资多种大类资产来熨平波动、追求平稳增值。具体到品种上,可转债兼具“股债双性”,进可攻退可守。不过考虑转债发行主体相对有限,红利股、大盘成长股及港股也是有益补充。
1. 固收底仓:可转债成"黄金选择",高等级信用债压舱
可转债:
展开剩余83%华商基金多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华商可转债债券等基金基金经理张永志认为,展望下半年,预计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助力我国经济基本面进一步企稳回升,反内卷政策或助力企业盈利情况回暖,带动我国经济增速体感持续改善。对于债市而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和充足的流动性将为低利率环境提供支撑。权益市场同样可受益流动性带来的估值修复和反内卷带来的企业盈利改善,值得更多期待和挖掘。转债则兼顾安全性和攻击性,在供需格局持续利好情况下,资金或将持续加配,转债行情依然值得期待。可转债"股债双性"优势凸显,下半年性价比持续提升。其管理的基金以可转债为固收核心,搭配1年内短债分散风险,完美平衡收益与波动。
信用债:工银瑞信盛震山在中报中强调,"资产荒"格局下,高等级信用债仍是底仓首选,需保持久期灵活性,适时优化债券结构,严控信用风险。
2. 权益"+"方向:三大赛道被顶级基金经理集体看好
科技赛道:AI大模型升级、具身智能落地、半导体国产替代三大主线并行,华夏基金毛颖团队重点布局AI算力、通信电子;华商基金胡中原在华商双翼平衡混合A中报中则关注传媒等应用端赋能机会,技术迭代驱动的长期行情已开启。
消费与医药:人口结构变化催生消费新需求,医药创新能力提升打开成长空间,服务消费、创新药成为两大基金经理共同关注的"确定性机会"。
红利资产:金融高股息等标的兼具稳健性与收益性,作为权益配置的"压舱石",有效对冲科技板块波动,形成"弹性+稳健"的组合搭配。
3.从连续3年正收益稳健型FOF中淘金
业绩出色的稳健型FOF最擅长捕捉固收+基金的优秀猎手,这样的固收+伯乐同样不容忽视:
兴证全球基金经理林国怀管理的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A 近3年取得14.27%收益率,自2023年以来年年正收益。
财通资管基金经理罗少文 管理的财通资管通达稳健3个月持有债券发起式(FOF)A近3年收益率11.6%,自2023年以来年年正收益,在控制回撤和战胜业绩基准都有着不俗的表现。该FOF以多年债券市场的运作经验为基,精选全市场债券型基金,力争在更低的风险预算下博取长期持续收益。投资内部基金避免双重收费;选择外部基金丰富组合多元化、提高策略分散度,同时辅以阶段性品种,跟踪事件驱动,更大程度上践行久期策略、券种利差策略、杠杆策略。
4.大类资产补充:黄金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财通资管认为,短期震荡不改长期稀缺性优势,黄金可作为资产组合的"风险对冲器",与股债形成互补,进一步熨平组合波动。
二、普通投资者择基指南:四步避开"固收-",选出真优质
面对海量产品,普通投资者可通过"看、比、选、控"四步法,精准锁定优质固收+,远离"固收减"陷阱。
1. 看资产结构:匹配风险偏好,拒绝风格漂移
- 保守型(能接受≤2%回撤):选股票仓位≤10%的二级债基;
- 平衡型(能接受3%-5%回撤):择股票仓位10%-20%的偏债混基;
- 进取型(能接受≥5%回撤):可布局股票仓位20%-30%的产品。
投资者可以查阅基金合同与中报,确认权益仓位是否与宣传一致,避免"名固收实权益"的风格漂移。
2. 比业绩稳定性:用"卡玛比率"筛出"抗跌牛基"
重点看近3-5年业绩,短期收益波动大,长期业绩更能体现投研实力;
参考卡玛比率(收益/最大回撤),比率越高,说明基金在控制回撤的同时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持有体验更优。
以财通资管双福9个月持有债券发起式A为例,该基金连续3年正收益。该基金依靠大固收板块完善的信用体系,严控信用风险,注重在控回撤基础上争取收益。截至2025.6.30,定期报告数据显示,A类份额成立以来收益率达10.6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7.37%,Wind数据显示,期间最大回撤仅-1.67%,小于同类平均-8.44%。
3. 选基金经理:聚焦"固收出身+权益能力"双优者
优先选择具备3-5年固收投研经验、过往管理固收+产品业绩稳居行业前列的基金经理,如基金经理胡中原管理的华商双翼平衡混合A近3年收益45.09%,毛颖、张城源管理的华夏磐泰混合(LOF)A近3年收益率为31.4%,工银瑞信盛震山 、刘婷管理的的工银聚丰混合A近3年收益27.39%,其固收风控能力与权益选股能力经过市场验证。
4. 控规模与风险:避开"清盘雷"与"集中雷"
规模介于1-50亿元最佳:低于1亿元易清盘,高于50亿元操作灵活性下降;
分散投资:同时持有2-3只不同风格、不同基金公司的产品,避免单一产品踩雷风险。
三、远离"固收-":三大纪律守护资产安全
历史上部分固收+产品因风控失当沦为"固收减",投资者需牢记三大纪律:
1. 不追短期热点:避免因某类资产短期暴涨而盲目加仓,坚守长期配置逻辑;
2. 设置止盈止损:盈利达10%-15%可部分止盈,回撤超8%及时评估持仓,避免深套;
3. 坚持长期持有:固收+产品短期受权益波动影响可能回撤,持有周期建议不少于1年,方能享受复利效应。
2025年固收+的投资窗口已然打开,抓住可转债+高景气赛道的核心逻辑,用科学择基方法筛选优质产品,稳健投资者完全能在低利率时代,实现资产的平稳增厚。记住:真正的固收+,是"固收"打底保稳健,"+"得精准赚收益,而非盲目冒进的"赌徒游戏"。
本资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财通资管当前的分析,财通资管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化。
发布于:北京市盈昌优配-民间配资炒股-股票杠杆10倍-配资短线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